分享好友 生活首页 生活分类 切换频道

“清晨灵修”之说

2024-07-26590

有一天,董弟兄问我:“有人说,基督徒清晨灵修,比如,祷告,读圣经,默想神,特别蒙神祝福,是这样吗?”

我对董弟兄说出我的看法:

董弟兄提到的“见解”,其“背后”,是认定“安静”的重要性。与神亲近需要“心里”安静。一般来说,清晨,人心自然“倒空”,所以比较安静。在这个时间段灵修,效果比在其它时间段要好。因为与神特别亲近,所以神特别祝福。

耶稣也喜欢在“安静”中与天父亲近,圣经说:“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1:35)“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 神。”(路6:12)

但,圣经并没有规定,灵修的人“必须”选择清晨时间祷告,读经,默想,以此亲近神。圣经要求我们与神亲近是“不间断”的: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申6:6-8)

“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 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帖前5:16-18)

我们与神不可分离——全天候的“心系”。

灵修的人灵修时,是出于“心系基督”的需要,专门腾出时间来亲近神。

只要认识到灵修是为了能在安静的时间里,与神亲近,不管是清晨,还是清晨以外的时间段,都蒙神祝福。

虽然,不少人以清晨作为灵修的时间与神亲近,但,对有的人来说,清晨未必是“心里”最安静的时段。比如,有人上完夜班回到家里,已近凌晨,这时,他们心力不支,最需要的休息,灵修效果并不好。兴许,一觉醒来后,中午精神好,心里安静,这个时间段对他来说,是灵修的最好时段。有些人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晚上精神好,心里安静,他们选择晚上灵修,神同样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有可能,选择清晨灵修,有一项“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一天之计在于早”。清晨是一天的开始,我们藉着灵修,把我们的身心灵交给神,把我们的使命交给神,把我们工作交给神,求神看顾,使我们的“今天”有一个好的开始。圣经说:“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每早晨这都是新的。”(哀3:22-23)我们藉着清晨灵修,领受神的“灵粮供应”,信心满怀地投入“今天”的生活,这是神的祝福!

综合地说,各人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他们来说的“心里安静”时段,灵修以亲近神。即便,有人无法选择清晨作为灵修时段,不妨在清晨时间,“抽出”些许时间,那怕只有三、五分钟,用以祷告,交托,或念一节圣经警句,或默想神,向神支取“天粮”,神一定祝福!

举报
收藏 0
支持 0
评论 0
基督徒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
当所有的规划工作都做好之后,你就要采取最重要的步骤,开始行动了。一个人,如果你看见异象,厘清了使命,并愿意做一个行动的巨人,你就会成为蒙福的人。

0评论2025-03-1038

享受孤独
上帝造男时,说:“那人独居不好”,就为他造了女人可以陪伴他。所以人从起初就害怕孤独,但我们在孤独中却能认识上帝,在孤独中却不知不觉地享受到了上帝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福乐。

0评论2025-02-099

退休的基督徒,不要做“赔本生意”
惟愿,退休的基督徒在选择他们的生活时,不要效法世人的“理念”,而要追求主的“喜悦”,使退休生活荣神益人。

0评论2025-01-1051

"双头"蜥蜴
基督徒要“回应”新生命这个“司令部”发出的指令,使新生命处于“活”的状态,结果子的状态,否则,旧生命会强大起来。

0评论2024-12-2928

属灵的机遇
基督徒在世上生活,需要“选择”他们要做的事,要得到的东西。选的“合神心意”,就是选到了“宝”。

0评论2024-12-2934

世人的盼望与基督徒的盼望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基督徒,我们接受的是“基督的福音”,我们的盼望在天上,不在世界。世界没有天堂,没有福音,只有一轮又一轮的“劳苦愁烦”。世人的盼望与基督徒的盼望不可同日而语,基督徒的盼望在天上。

0评论2024-12-1437

圣诞节发帖
我们想要在家族群里发“圣诞”帖,就要凭信心发“真帖”,向家人传福音,传“圣诞”,而不是“圣诞节”。否则,如果想不伤和气,不敢发“真帖”,就不要发。

0评论2024-12-017

神要我们“动手做”
神不是以“代替”的方式,帮助他们,而是以“施恩”的方式帮助他们,要他们自己“动手”,为的是操练他们,使他们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0评论2024-12-0140

神“将事隐秘”
在我们生活中,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需要我们慎重地作出决定,但又“拍板”不下的事情,比如:要不要买下这幢房子?我可以去“炒股”吗?我需要存款为将来养老之需吗?儿女的婚嫁定得下来吗?我想换个工作行吗?我要报考哪一所大学?我为年迈的母亲请个护工好还是送她到养老院好?……

0评论2024-11-1831

宁可吃亏,不要亏欠人
每每,我想到亏欠这事时,头脑里就会冒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则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事:小张跟小林是同一条街坊里两户人家的

0评论2024-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