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见证首页 见证分类 切换频道

开学季!我与老院长有个约会

2018-09-04590陈丰盛

昨天,主日下午,我在一个聚会点讲道,分享到亚伯拉罕“带着以撒”去到神所指示的山上,按神的吩咐将所爱的儿子献为燔祭一事。我猛然想起在20年前(1998)的5月,父亲“带着”我来到杭州参加神学院入学考试,又于9月“带着”我到上海五原路正式入学华东神学院。回想他之前劝说我不要读神学,后又亲自把我送到神学院,可知他那复杂的心情,要将自己儿子奉献给主,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自从那两次“带着”我之后,他像是真的把自己的儿子奉献了一样,把我完全交给了父神,从此也不再视我为一个孩子。

新入学时与同学游玩上海长风公园
新入学时与同学游玩上海长风公园
左起:陈伟、应上欣、黄传道、陈丰盛

由于今天下午在上海办事,昨晚就想到去探望老院长苏德慈牧师,一方面是要更多地了解老院长的生平,另一方面借“开学季”重温20年前刚入学时的情形。我于11点左右到达苏牧师家,当我走出电梯时,章老师(苏师母)已经等在门口。见到苏牧师的时候,85岁高龄的他因为记忆力衰退,给了提示后才记起我的名字。这个场景让我想起20年前到神学院报到之后,我被安排在宿舍楼的305寝室。还没有整理好床铺,也没分辨好学院的方向,宿舍门口则是站着几位同学和老师,其中一位慈祥的长者,就是苏牧师。他挨个询问我们的情况,如家庭、教会等,表示有困难就可以跟他说,觉得甚是温暖。

初入华东神学院时,新生参访上海景灵堂
初入华东神学院时,新生参访上海景灵堂

由于下午1点要赶到另外的地方,我就抓紧时间采访苏牧师一生的轨迹,特别集中在他早年奉献、传道的过程:

苏牧师出生在一个圣公会的家庭,母亲是一位圣公会的女传道。苏牧师从小就体弱,早年立志奉献服侍主。

苏牧师由于读书特别优秀而经过几次跳级,因此于1953年,年仅20岁的他就已经顺利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毕业之后,被聘到北京大学任教,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不过,在北大教书半年之后,苏牧师就因灵里的催促,而毅然放弃北大教职。大学领导因为欣赏他而极力挽留他,但他因为强烈的奉献心志,而婉拒了。离开北大之前,大学师生为他举行了一场欢送会。离开北大之后,他回到上海入贾玉铭所办的灵修神学院读书,同时兼任学校的夜校课程。在校期间,得到贾玉铭、杨绍唐、田雅各等老一辈神学家及牧者的影响。

在北大期间曾到王明道先生的教会听道,在肃反运动中被谣传为王明道所派的特务在灵修学院受到冲击,从而早在1957年就已经被迫到工厂里劳动,共达27年之久。据师母章锡德老师见证,当时受到冲击时,苏牧师因心中无愧,对控诉自己的人说:“我们还是好好祷告吧!”

在文革期间,苏牧师虽然因受冲击,家里屡受抄家,所有属灵书籍均被没收(只有少部分于1980年之后归还),也无法外出参加聚会,但他却仍然持守信仰,私底下依然保守对神的忠心与依靠。

苏牧师任国际礼拜堂义务牧师时讲道
苏牧师任国际礼拜堂义务牧师时讲道

在回忆与叙述60来年前的故事,在一向冷静的苏牧师脸上找不到多少情绪的反应,保持着一贯以来的“淡定”。我却会在因为“代入”而经常需要抑制心里的感动。

恩爱60余年的苏牧师与章老师
恩爱60余年的苏牧师与章老师

由于“掐着”时间探望老院长,师母章老师早就请钟点工为我预备了午饭,我也算是“预谋”着要蹭这么一顿午饭。说实话,在“开学季”能听老院长追溯一生的故事,又可以领受章老师爱心的接待,试问:这样的机会能有几回?这样的课堂能有几个?难道,我不正是他的学生中的“幸运儿”吗?

举报
收藏 0
支持 0
评论 0
专访范国兴:好牧人就是行你所讲、讲你所行(一)
范国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上帝使他明白,不经历绝境,如何看到恩典?不通过祷告,如何得到恩典?

0评论2019-01-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