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讲章首页 讲章分类 切换频道

以马忤斯路上的经历

2019-10-076450杜启莺

经文:路24:13-35

在主耶稣复活的那个清晨,有两个门徒从耶路撒冷往以马忤斯去。

在路上,当一个陌生人赶上他们,参与他们的谈话时,他们正在忧伤地谈论着近日所发生的事。这陌生人以探听消息开始话题。

不一会儿,两个门徒便从他口中听到有关弥赛亚预言详尽的解释,并特别强调基督必需受苦的主题。

当到达目的地后,他们便邀请这位陌生人接受他们的款待。

随后两者的角色转变了,他们的客人好像变成他们的主人,因为这位陌生人将饼擘开,招呼他们进餐,好像他们以前见过似的,这可能是他喂饱五千人的时候见过的。

转瞬间,两个门徒便认出了这位陌生人便是复活的主耶稣基督。

正因为复活的主在这地方与这两位门徒同行和谈心以及同住,才促使了这两位忧愁的门徒经历了信仰与生命层面上的伟大复兴。

心灵的明亮

“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就站住,脸上带着愁容。”(路24:15-17)

耶稣的受难给所有的门徒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使门徒的整个信仰受到了动摇。这正如主在还没有受难的时候就已经预言的那样,“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太26:31)。

的确,耶稣的受难,使所有的门徒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不仅如此,每一个门徒对耶稣的受难也都有着极大的反应。

彼得三次不认主,其余的门徒在耶稣被捕与受难的时候也都逃之夭夭。这些都是门徒们的信心走向最低谷的表现。

对于门徒们信心如此软弱的原因,解经家作出这样的分析,门徒所认识、所看见的这位人子耶稣是领导全以色列民推翻罗马政权的君王,他也是旧约所预言的要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犹太人的民族救星,这是所有门徒对耶稣的认识。

基于这样错误的认识,以致于当耶稣受死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地绝望,心中骤然激起了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这位要治理以色列民的君王怎么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呢?

他既然被人处死了怎么还有能力治理国家呢?还有一件事也让他们感到疑惑的是:耶稣在受死之前,居然说他死后第三天还会复活。

他们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属世的君王死后会复活。

当然在犹太人的心中是有复活的信念,但那是将来式,不可能是现在的。

在他们看来,耶稣充其量不过是一位他们所期望的以色列人的王,他不可能死后还会在三天内复活。

这些都是门徒用属世狭隘的眼光来认识耶稣的。

所以当我们来理解当时的门徒为什么会“眼睛迷糊”、“不认识他”、且脸带愁容的时候就更能够容易明白了。

当所有的门徒表现得如此软弱的时候,复活的耶稣没有离开他们,正如他从前所说的那样“我不撇弃你们”。

复活的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现的。“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

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

于是,“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

这一些话完全表现出了复活的主仍然在顾念着属他的子民,关怀着软弱的羊群,这体现出了耶稣那慈悲的牧人心肠。

正如他说的那样:既然爱他们了,就爱他们到底。

两位门徒从眼睛迷糊,不认识耶稣直到“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明亮了,方才认出耶稣来。

在这里让我们知道:门徒不认识复活的主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主耶稣来到世间不是要作地上的王乃是作天国的君王,是拯救人类出黑暗入光明的救赎者。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主耶稣要受死,也要复活而且他要活到永远。

即使他们用属世的眼光来认识主耶稣,复活的主还是与他们同住。

最后,复活的主用擘饼的祝福,使他们不再用属世的眼光而用信仰的目光来看复活的主。

这是信心的看见。信心的看见告诉我们,要站在属灵的高处用信仰的眼睛来仰望主,而不要用世俗的狭窄的眼光来认识信仰。

因为世上的劳苦愁烦容易使我们也像这两个门徒一样眼睛迷糊,不认识复活的主,即使复活的主就在我们身边,可能我们也丝毫感觉不到。

今天,当我们劳苦担重担的时候,我们还能认识主吗?当我们心里忧愁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会迷糊不清吗?当我们有时不平安的时候,我们还能相信主是活着的吗?

所以,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中,我们都要用脱离狭隘的目光,用信心的眼睛来注视这位复活得胜的主,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的明亮。

生命的复兴

“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路24:32)

在这里我们可以依稀地看到这两位门徒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有火热的心了。

然而,这两位门徒火热的心是属肉体的冲动还是灵里的火热呢?

门徒心目中所追求的耶稣是一个救国救民的以色列王。

按照旧约的说法,当一个人起来作王的时候,总是要有一些人拥护和支持,他们把耶稣当成地上的君王。

他们认为耶稣要作王来推翻罗马政权,也必须要有他们起来拥护耶稣。

所以,有人认为当年的雅各和约翰的母亲来到耶稣面前,要求耶稣在建立以色列国度的时候,准许她的两个儿子作他的左右手就是出于这样的想法。

因此,我们知道以马忤斯路上的这两个门徒也可能同其他门徒一样为耶稣能够作地上之王而大发热心。

两位门徒对弥赛亚的认识不足,因此不明白耶稣来世的崇高意义。

可是,复活的主在他们两个人面前的显现,从而打开了他们的心窍,使他们意识到耶稣来并不是要作地上的王,乃是要作天国的君王,建立国度在人的心中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以前的火热纯属是肉体的冲动。

但是现在仍然须要有火热的心,但这不是肉体的冲动,乃是灵里的复兴,这也不是为那从前错误的目标,乃是为了这个新的准确的标竿。

所以,“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两个人就把路上所遇见和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都述说了一遍。”(参路24:33-35)

这样的经历促使两位门徒有了生命的伟大复兴,他们丝毫不怕耶路撒冷尚未平息的大迫害,也不计路途的劳苦,义无反顾地回耶路撒冷见证复活的主。

历史的昨天主耶稣为我们复活,而如今我们经历了复活的生命是为主耶稣而活的。圣保罗说:“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神活着。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19-20)

基督首先为我们每个人复活了,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新的希望,更是新生的生命。所以,我们的生命需要遇见复活的主、经历复活的主,我们的生命更需要经历复活、经历新生。

“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6:3-5)

以马忤斯路上的谈话,是新约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这里,主耶稣教导门徒一定要从神在旧约经文中自我启示的内容里,来看基督的生命和使命、死亡和复活以及对教会、对万邦的实践意义。

而两个门徒在以马忤斯路上的经历是他们整个信心与生命的一种复活的经历。

透过以马忤斯路上的经历,门徒看到了复活的主为人带来了上帝那丰富的恩典和长阔高深的爱,以及他那牧人的心肠。

透过以马忤斯的经历,门徒也看到了自身软弱无知与心里刚硬的属灵光景。

门徒信心与生命的大转变从此使他们活着不再是自我,乃是为基督而活。

举报
收藏 0
支持 0
评论 0
保罗的心志
神的大仆人使徒保罗之所以用他短暂的一生将福音传到当时的地极———罗马,并且留下了13封书信,这一切与他的心志是分不开的。故此,我想藉着《哥林多后书》的几处经文来阐述保罗在神人面前所具有的心志,以激励愿意将一生奉献给神的人们。

0评论2025-05-31156

做有信有望有爱的人
爱是永不止息的,会止息的不是真爱。这爱是上帝的恩赐,不是在人的心底里被激发出来的,乃是从上帝那里赐下放在人心里的。

0评论2025-05-28197

门内门外
弟兄姊妹,基督再来的日子近了,审判的号角即将吹响。你我现在所活的生命,就是永恒结局的预告。愿圣灵光照我们,使我们不再沉睡,而是警醒预备,用真实的信心和爱心的行动,迎接那位荣耀君王的到来!最后大家再次要问问自己,我是否已经在神国度的门里面了?

0评论2025-05-19241

工作中的奇遇
工作是神赐给我们的权利,在工作中我们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经历神的同在与赐福。我们从八个方面来看《工作中的奇遇》。感谢神,这些人都是在工作时得到了机会,工作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0评论2025-04-2983

美事与丑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美丑总结是同时又交替出现,圣经上有美事,也有丑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美事与丑事》。保罗教导门徒:“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罗马书12:17)。”因此我们要留心去做神看为美的美事,弃绝恶事、丑事。

0评论2025-04-27114

教会是神的家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家中都会感受到爱和温暖。教会也同样是一个家,这个家是神的家。我们在主里都是神的儿女,我们的神和众弟兄姐妹就组成了一个属灵的家。那么在家里,我们应该明白家需要什么、做什么。今天我们通过三方面来思考神的家。

0评论2025-04-27189

耶稣安息在坟墓里
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我们已经进入受难周的第七天——安息日,又称为坟墓日、埋葬日。四卷福音书都详细地记载了耶稣被安葬的过程,以证实他确实是死了。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耶稣安息在坟墓里》。

0评论2025-04-1979

加略山的爱
十字架乃是一个最大的“除掉”,要“除掉”我们的旧造,让新造在我们里面得着更多的地位。十字架的首要目的,是要“除掉”我们身上被神判处死刑的成分;神的救恩是要把人带到归于零的地步,好让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越过越丰盛。

0评论2025-04-17137

神的恩典与人的回应
这呼召跨越了两千多年,今日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祂向世人发出的这张婚筵请柬,是用基督宝血写成的恩典之约。要注意的是,回应邀请进入神国的并不是我们配得,乃是出于神的怜悯和恩典。而对那些拒绝邀请,不以基督为义,要立自己为义的人,后果是严重的,结局必在神国的门外哀哭切齿。

0评论2025-03-17317

竭力作工靠主得胜感恩(大纲)
一个会时常对神感恩的人,他必定是一位靠主得胜有余的人,如圣保罗所宣告的那样:美仗打过了,天路跑尽了,真道守住了,公义冠冕拥有!

0评论2025-02-2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