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地铁上,一名年轻女子怀疑一个农民工大叔对自己偷拍,强行检查对方的手机,在没有看到偷拍照片的情况下,依然指责农民工企图对自己偷拍,不仅大声呵斥,而且还把斥责农民工的视频发到网上,继续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明明知道农民工没有对其偷拍,但年轻女子依然在网上说什么“感觉这个猥琐老头不是第一次作案”,“难道我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就不用去维权吗?”“非要等发生什么我才能说什么吗?”
这个女子在地铁和网上攻击这个农民工,并不是农民工偷拍了她的照片,而仅仅是怀疑他有偷拍的动机。
没有想到,她毫无证据对农民工的攻击在网上翻了车,引起网友们的谴责。在农民工的家人报警后,她又痛哭流涕地向人家道歉。
这个年轻女子是四川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按理说,一个新闻系研究生应该有足够的常识和学养,难道不懂得“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道理?罔顾事实,主观臆测恰恰是新闻行业的大忌。
在我们曾经历的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就有许多人被指动机犯罪,导致一起起悲剧。
一个经历过文革的画家,向我讲述过他的遭遇。
他年轻的时候,即将出嫁的表妹请他画一幅画,贴在自己的新房里。
他画了一幅花鸟画。一只猫蹲在花坛前,盯着花枝上的一只蜻蜓。哪里想到这张画惹了一场大祸,差一点搭上画家的性命。
有人举报说,画上的蜻蜓大大的眼睛,好似林副统帅。而那只肥硕的猫,显然影射最高统帅。这不是挑拨两位领导人的关系吗?
因为这张画,他被造反派抓起来,严刑拷打,逼他交代画这幅画的动机。几个县的公安局也为此成立了联合办案组。
在一个风雪之夜,他从关押的房子里逃出来,一路逃到东北,躲过一劫。
比这个画家更不幸的,是当地养老院的一位孤寡老人。
这个老太太热心勤快,喜欢给其他老人缝缝补补。每次做完针线活,就把缝衣针随手插在床边的墙上。
墙上贴着报纸。老人有一次往墙上插针的时候,不小心把针插到新闻图片上领导人的脸上。
因为这个无心之举。老人遭到轮番批斗,让她交代图谋陷害伟大领袖的思想动机。老人不堪折磨,投井自杀。
希望这种凭着猜测他人内心而定罪的悲剧,在这个社会上再也不会出现。
所以我说,一个新闻系研究生仅仅因为怀疑农民工有对她偷拍的动机,就当众斥责乃至上网批判,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网友是清醒的,对研究生的行为并不赞成。但在相关调查中,依然有一部分受访者称赞研究生像朝阳群众一样“安全意识高”。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创造宇宙万物的全能者,没有任何人有能力鉴察别人的心思意念。没有人有资格给别人的心思或动机定罪。
与其审查他人的内心,不如反省自己的内心;与其指责别人内心不干净,不如省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