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徒首页 信徒分类 切换频道

谨防“爱父母过于爱主”

2024-11-30280

耶稣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7)

最近,我在一个家庭教会发现的一个现象,值得警醒。

家庭教会设在刘姐妹的家里。刘姐妹的父母亲年迈,而且因病卧床。每次聚会的时候,刘姐妹的父母亲都坚持着参加聚会。这也是刘姐妹把她家作为教会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因为只有这样,年迈的父母亲才有机会参加聚会。

刘姐妹很爱主,也很孝顺。

可是,刘姐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聚会的时候,她看父母亲“过重”。

常常,我与弟兄姐妹分享信息的时候,被刘姐妹打断。而打断的事,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比如,有一次,我在讲道,大家聚精会神地在听,在默想。这时,刘姐妹的母亲口渴,要喝水,坐在她旁边的保姆把水杯递给她。刘姐妹硬是不同意这样做,她要母亲自己拿水杯。从医学的角度说,这样做有助于母亲“不痴呆”。

但,要操练母亲,可以不在今天嘛。今天为了聚会,“特例”一下不行吗!刘姐妹高声说话,母亲用颤颤微微的手拿水杯,刘姐妹帮助她校正动作,解释道理,大家帮着“哄”母亲。整个场面,花去了时间不说,重要的是,搅乱了弟兄姐妹倾听神话语的节奏,默想神的思路,聚会被严重干扰。类似的干扰,在一次聚会里,少则一次,多则几次。

这就是爱父母“过于”爱主的实例。

我很同意教会一位弟兄说的话:

“爱主”与“爱家人”是“方向一致”的二件事。

“爱主”是因为主先爱我们,“爱家人”是爱主的结果。

在具体的事上,“爱主”与“爱家人”可能出现“碰撞”。

这时,应以“爱主”为先。但,这样做,却是最大的“爱家人”。

刘姐妹爱父母,这事值得肯定。可是这事她没做好,她缺乏一个重要的认识,那就是:“爱”的资源在神那里!爱父母“过于”爱主,事实上是在“封堵”神对她的祝福,对她父母亲的祝福。神要她母亲病况好转,“一句话”的事!而刘姐妹以“聚会被干扰”为代价,“爱”母亲,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惟愿我们警醒,谨防“爱父母过于爱主”。

举报
收藏 0
支持 0
评论 0
小孩子的样式
人生中有“海浪”。如果我们像小孩子那样“单纯”,就不会被生活中的海浪吞噬。因为,我们已经因着“单纯”而进入“天国”的实际了。对于处理诸如疾病,缺乏,忧虑等等“海浪”,已经是在天国,而不是在世上“运作”了,神在为我们争战。

0评论2025-06-2324

成功的人生
你现在心中所想的成功是什么样的成功?是眼前的成功?是某一领域的成功?是钱?是名?是利?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让你和你的孩子能够一生得蒙上帝的祝福。在眼前的一些事上吃亏了,没关系;但一生走过来有平安、有上帝的保守。

0评论2025-06-230

死而后生
让我们一起追求“死亡境界”,好叫神全然活在我们心中。不仅在祷告读经敬拜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这个死亡境界的喜乐;死而后生,且生得丰丰满满,不仅我们,还要得更多人。

0评论2025-05-2229

钱的魔力
心之所系,梦魂萦绕,一生卖力、卖命,不就是为了钱吗?几时靠着从天上来的大能,摆脱魔法,正确地尊上帝为王,并按祂的旨意,使万物都服在我们脚下,我们就真自由了!

0评论2025-04-0456

人生里程碑
终点不是死期,正如年份不代表走了多远。创造并掌管生命的主为我们的人生有美好的安排。祂在我们的终点上等候,要赐给我们极美的福。条件只是我们必须沿着主基督耶稣的路走── 似乎是那么容易,唯一最难克服的是我们的自以为是。

0评论2025-03-1751

作茧自限
不同观点,产生不同结论。每个人的观点,都只是从一个点上出发,并不是纵横交错旋转的360度。为什么上帝不给我们360度旋转的视力?为何祂为我们的视野设限?因为,上帝已把宽阔的视野留给谦卑、自知受限,并愿意移步多方观察的人。

0评论2025-03-0612

你成熟吗?
我们的心态都像婴孩。上帝却要我们成长,像耶稣基督那样,活着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并且为人舍命。成熟不是身量增高,不是年岁增长,而是像基督那样付出,彻底付出,印证“施比受更为有福”。

0评论2025-02-1121

天上,地上
有人要害我们,要看神批不批。神若不批,他们做不到;神要批,那一定是为了我们受益。在其它方面,比如疾病,事故,等等,亦如此。这是“基督为我死”的代价换来的。

0评论2025-01-2420

体贴主的心意
体贴主的心意,不是凭自己以为“好”的想法,去帮助主。我们不妨藉着彼得和马利亚以及马大的作为,来揣摩这件事。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要体贴主的心意。我们不能凡事明白主的心意,但,主会藉着对我们的操练,使我们在明白主心意的事上,日益成熟。

0评论2025-01-2452

变后知后觉为先知先觉
聪明人能把别人的事后孔明变成自己的先见之明。跟聪明人分享我们的后知后觉,是把后知后觉变作先知先觉的妙法。当然我们也能把别人的事后孔明变成我们的先见之明。条件:有虚心受教的智慧。

0评论2025-0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