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争取自由、民主和解放进行斗争。今天,我们在谈论教会内部团结的时候,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都清楚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团结合一才能见证教会确实是爱的团契、确实是基督的身体;只有团结,我们才能凝聚力量推进事工发展,兴旺福音。
在教会里,信徒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或地区,职业各有不同,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都亲切地相互称为弟兄姊妹,没有种族之分,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主内彼此团契,以灵相通,以爱相系,大家连为一体。”(《信徒相爱歌》)是平等亲密的主内一家人。
正因“一主、一信、一洗”,同气连枝,教会内弟兄姊妹之间的团结才具有十分良好的基础,才能够同心合意,彼此相爱,彼此和睦,搭配侍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教会内部也会出现不团结的现象,有些时候还比较严重,纷争不断,甚至相咬相吞,惊动公安部门,失去见证,令教会蒙羞。
教会中不团结的情况,可能发生在教牧同工之间,发生在领导班子内,发生在教牧同工与堂委或堂会负责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教牧同工与信徒之间或堂委与信徒之间,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如下几种:
1.有些教会的主要负责人独断专行、处事不公、工作失误、失职,或个人品格难以服众,且对自身问题无正确认识和加以改进,导致领导班子内部以及教会内发生纷争、分裂。
2.有些教牧同工素质不高或工作中对信徒的牧养关顾没做好、不到位,或缺乏奉献心志,或处理不好与堂委会之间、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导致相互间关系紧张,甚至这些教牧同工不被接纳。
3.有些教牧同工或信徒领袖包容度低,看问题比较偏激,甚至走极端,往往“只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不能像主饶恕我们那样去饶恕别人的过犯,去包容别人的软弱、缺点或错误,导致相互之间存在很多成见,互不包容、互不接纳,影响了团结。
诚然,无论教会领袖、教牧同工或者普通信徒,虽然都“同蒙天召”做主的儿女,但毕竟我们都是“受造的”,是不完全的,或因属灵生命弱小,或因没有完全从罪中释放,或是受罪的诱惑,或受到自身条件局限而存在不少的缺点、不足,甚至错误。
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软弱和不足,不断地追求属灵生命的长进,操练敬虔的功课,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聆听不同的意见,特别是要听得进反对的意见。
教会领袖、教牧同工尤应如此,要努力做神忠心良善的管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觉将权力置于教会集体的监督之下,置于完善的制度规范之下,避免出现“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
我们每一位甘愿背起十字架跟从主的人,都需要谨记主耶稣基督的命令:“你们要彼此相爱”(参约15:12)。彼此以灵相通,以爱相系,并且像使徒保罗所说的:“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5)“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 -7)“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林后13:11)
时时处处维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团结,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让我们每一位同工同道为此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