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讲章首页 讲章分类 切换频道

服事主的要求

2019-10-152230刘雪松

耶路撒冷的教会从一小群的人迅速地发展到成千上万的人,大家互爱互济,一心一意共度属灵新生活,甚受城中居民的敬爱。

不过人数一多,原来松散的组织加强,添上大家对外传福音的心日益迫切,使徒又有更重要的任务执行,需要专人代表他们管理日常事务。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才出现了:“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

这不是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纠纷;因为这些人全都是犹太人。这里很清楚地说,他们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

他们是指分散在外邦而习惯用希腊语言的犹太人。

在五旬节时,他们信了耶稣,其中是很多还乡的犹太人,故此他们定居在耶路撒冷,但在教会里却与本地犹太信徒产生隔阂,尤其是本地犹太人视外地同胞为“二等百姓。”

所以,再成功的教会也会有分歧、埋怨和人我之见,但我们不要害怕,因为圣灵要通过五旬节的灵火焚烧这些渣滓,把教会修补完整。

摩根曾说教会中会有更多裂口,但上帝决不会容许撒但继续在裂口上布散异端,上帝会按着他的大能拣选出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站在这裂口上“管理这事。”

用宽容、和平、忍耐、饶恕“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弯弯曲曲的地方要改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为平坦”(路3:4-5)。

在此,我们需要对“执事”(diakonos)这个词加以解释。

“执事的希腊文”字源,确实被用在这段经文中,但它不仅仅指那七个人,也通指使徒。使徒也是执事。

如保罗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英语中这个词意即“服事”、“伺候”。

就是指事奉的人。

摩根说:这个组织的过程出现了两种职位,一是服事“道”,一是服事“饮食的事”。

十二使徒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

但后来教会受逼迫,信徒们都四处逃散,这岗位也暂时停止,以至腓力后来也以福音的使者的身份出现(徒8:4;21:8)到处传扬神的道。

总之,即被拣选,不论是做圣工或做事工都是做在主身上的工作,都是服事、伺候神的人,就当有具备服事神的要求。

1、从门徒中

这是事奉的第一个条件。

那些服事教会众门徒的人,必须也是门徒中的一分子,绝不是初信的。

保罗也强调:初入教的不可作服事的工作。

“从你们中间”说明这些门徒已经在信仰上有了很深的造就和栽培,对生命里的得救、重生、悔改、事奉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教会增补服事的人理当有他们的参与,在他们中间作拣选的工作。

可见,神的拣选是有秩序的:神在万民中拣选了我们成为他的子民,又在他的子民中拣选一批参与服事的人,再又在这些服事的人中拣选服事主的核心人物,如同使徒保罗或彼得一样的仆人。

门徒是拣选这七位执事的范围,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他们肯定不是刚刚入教的普通信徒。

由经文描述他们是使徒们所带领出来的门徒,在信仰和灵性上有一定的深度。

耶稣在《马太福音》讲管家的条件是:忠心和见识。

只这两点就需要服事的人好好装备,若你不明白所做的事,说明你的事奉不但会给别人带来亏损,还会阻挡神的的工作。

其次,他们也一定是灵性渴慕之人。《使徒行传》中描述了很多人因听见使徒们所宣讲的道而心里火热,“就把田地卖了价银拿到使徒那里”,作忠心跟随主的门徒。

这些人具有渴慕主的奉献精神,只有在这种渴慕下,人才会放下骄傲、自私的态度;以奉献表示主里互爱和对团体的归属感。

这是初期教会信徒自愿凡物公用,合一的美好见证。

最后,他们可能也参加了简单服事。

当时的教会情况并不是完全都在唱诗祷告中度过,也有生活的具体事情,他们也在帮助使徒们料理这些事,只是没有将这职分责任到位而已

2、有好名声

“名声”一词的字源,和使徒所用的“见证”一词的字源是同样的;意思是这人必须作好见证。

这是一个双重条件:他们必须有好名声:他们必须有好见证,以建立好的名声。

《约伯记》的第一章中记述了约伯在神和世人面前的道德和灵性的表现。

约伯能有“在东方人为至大”的好名声,是因为他在神和世人眼前有好的见证: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参伯1:I-3)。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3章7节论到作监督的资格时,最后特别加上一句要在教外有好名声。如果没有好的名声,就会被人毀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

中国古代就有“创人格于天地,留名节于干古”之说,可见,行为是道德的镜子,道德是人格的价值。

有一位非常爱主的老姊妹,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里接受了基督的福音,因她的淳朴和单纯产生了对上帝的大爱,使她流露出对教会的忠诚和热心,对周围人和善和宽容。

在这个村子里不论谁家有红白喜事,小孩出生,小夫妻闹意见。

只要大家需要帮忙,她都会伸出授助的双手。

她没有跟任何人要求回报,总是这样的甘心乐意施予别人,供应别人。

村子里的人不时地赞赏她的人品,并夸奖她说“这才是真正的基督徒”。

最终,那地方的人都被她的这种人格风范所吸引和影响,走进了那个简陋平凡而神圣的小教堂。

上帝精心的施予,若干年后,这些种子终于萌芽、成长、开花、结果,在这个福音的小村子走出一批又一批神的仆人。

3、被圣灵充满

“被圣灵充满”的意思是,充分地实现基督徒的能力和目的。

一个圣灵充满的人,就是过正常基督徒生活的人,一个没有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他的灵命必然会出现很多毛病。

圣灵充满不是不正常的,而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圣灵充满不是指撇下世界的一切事情,它的意思是世上的一切——家庭、事业、工作、所有生活,都在基督的手所触摸,他的一切心思、意念,都在基督的管理之下。

因此,圣灵充满的人就是属灵上的品德和生活被基督管理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在教会里服事。

信主得救的基督徒,在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见证,就是要彰显主自己,让别人从我们身上看见主耶稣。

但是,凭着我们本身所有的,我们不能,神也知道我们的亏欠,他提醒我们“要被圣灵充满”(参弗5:18)。

只有被圣灵充满,我们才能不做糊涂人,明白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参罗12:2)。

因此圣灵充满可以给我们带来:

1、“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被圣灵光照的人才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犯罪的结局是死亡和审判。只有意识到这种罪恶感,才会回到上帝面前认罪悔改。

2、“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3:6)这是耶稣与尼哥底母谈话的精髓所在。圣灵要把那属天的生命注入到凡信他名而认罪悔改的人里面,这便是圣灵的内住,重生生命的开始。

3、“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14∶26)圣灵要带领我们重温耶稣的话语,圣灵要带领我们明白真理。

4、智慧充足

表示满有行事的智慧。使徒雅各说:“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雅3:15)由此看来,智慧也有属天属地之分,真假之别。

那么属天的真智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雅各在他的书信里也有笞案,“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3:17)

这些智慧的表现是服事必须具备的条件。

那些在教会里担任职务的,必须有机智,如果缺少智慧,就可能做了许多事,却一事无成。这一点也正是所罗门做王时的担心,他带着这份担心来到基遍,用一千只燔祭牲献给耶和华神,寻求上帝的誊佑。

他的诚心终于震动了神的宝座,摇动了神的双手。那一夜神向他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

所罗门说:“你仆人我父亲大卫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参王上3:5-9)

所罗门所求的智慧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新约教会中有一种恩赐是辨别诸灵的恩赐。

不论是辨别是非还是辨别诸灵,都是属灵智慧的表现。所罗门在《箴言》书中说明这智慧是从敬畏耶和华而来,认识至圣者而得。

可见,如果没有从神而来的智慧,就不会也不能管理神的教会。

总结以上所述,服事主的仆人有四个要求:他必须是一个门徒,有好名声,过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满有圣灵,并要有充足的智慧。

只有按着这个要求做神的仆人,我们将来到神面前去オ不会抱愧蒙羞,在基督的台前可以坦然无惧。

举报
收藏 0
支持 0
评论 0
活在当下,作主工
自从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犯罪之后,罪便进入了这个世界,死就在这个世界上作了王;然而,基督的道成肉身,以及十字架上的受死与埋葬,第三天又从死里复活,显明基督的完全得胜,使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0评论2024-07-19211

望的焦点
我们都要向神交账。主再来的时候是喜悦的,但我们必会接受审判。我们有没有用才干和恩赐服事主?有没有彼此相爱?有没有保养新生命?我们必须靠主分别为圣!

0评论2023-12-1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