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宣信弟兄说的一句话:“成圣不是一种境界,而是拥有基督。”
如果用“境界”来衡量“成圣”的话,没有一个人在神面前站立的住,因为,成圣的“境界”是无止境的,而能在神面前站立的住的,必须是“义”人,也就是“圣洁到极致”的人。
保罗可谓神的忠心仆人,神看重他,把他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林后12:4)
毋庸置疑,保罗圣洁的“境界”很高。
但,神却在保罗身上放一根刺,因为恐怕保罗会因此自高,保罗说:“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林后12:7)
尽管保罗圣洁的境界很高,但却不尽“完全(极致)”,而且到死都不可能“完全”。
若有人妄想靠着“极致的圣洁”在神面前站立,只能像耶稣所说的那样去做,耶稣说:“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太18:8-9)
耶稣这样说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靠“人为的圣洁称义,在神面前站立”是无稽之谈!
保罗的“成圣”不是因为他圣洁到“极致”了,而是因为他“拥有基督”。
所有属神的儿女也都如此,“圣洁的境界”可以不同,但“拥有基督”是一样的。
宣信的话语——“成圣不是一种境界,而是拥有基督”——是对保罗所言“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 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加3:11)的一种诠释。
宗教(比如佛教)擅长的“修行圣洁”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段时间在杭州做官。刚到杭州时,他就听说杭州一带有一位威望很高的僧人。
于是,他就去拜访这位高僧。见到高僧时,白居易就向他请教:“师父,什么是佛法?”高僧告诉他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白居易听到之后很不以为然,就说:“我这么远来拜访你,是想听你说一些比较玄妙的佛法,你居然告诉我这些三岁的孩子都会说的话。你这不是把我当小孩耍了。”
高僧接着就说:“这几句话,三岁的小孩子都会说,但八十老翁做不到啊!”
既然不可能“成圣”,那,“义”又何在呢!
唯信靠耶稣,没有别的路可以“成圣”,故而“称义”,得拯救。
圣经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